欢迎访问我的仿站

丹霞山

韶关市丹霞山景区,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侧的仁化县,是南岭南麓的一个山间盆地,总面积292平方公里。丹霞山由红色砂烁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因"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得名。地质学家以丹霞山为名,将这一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 丹霞山是丹霞地貌命名地,是全球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景观最优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在“中国最美的丹霞地貌”评比中被中国国家地理、中央电视台等联合评选为第一名。 丹霞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广东省十大最美森林旅游目的地,还被称为“天然裸体公园。

南华禅寺

南华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东南郊,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后又先后更名为“中兴寺”“法泉寺”。宋开宝元年(968年),宋太祖敕赐“南华禅寺”。南华寺是中国重要佛教古刹,也是禅宗六祖惠能弘扬禅法的发源地。 南华寺占地总面积约42.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群总面积1.2万平方米。为阶梯式中轴线对称平面布局。寺向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曹溪门(头山门)、放生池(上筑五香亭)、宝林门(二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祖殿、方丈室。六祖惠能在南华寺弘法37年,为禅宗的传承和传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被誉为“禅宗祖庭”。 1983年,南华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认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2001年06月25日,南华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

广东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境内,临近湖南省宜章县,是一处集旅游、观光、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规划总面积273平方千米。 广东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南岭山脉中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902米(石坑崆),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境内有2000多种植物和200多种野生动物。 1993年,广东南岭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成立国家级森林公园。 2023年11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广东南岭兽类鸟类爬行类及昆虫重要栖息地入选。。

珠玑古巷

珠玑巷,原称敬宗巷,位于广东省韶关南雄,北部偏东,地处梅岭与南雄市之间。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奉诏开凿大庾岭路,梅关古道成为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最重要的道路,凡人口迁移、军队调动、商旅往来、使节访问等大都经过此道,便有了广府人故里之称的珠玑巷 ,珠玑巷是古代中原人翻越梅岭后到达岭南的第一个商业重镇。 珠玑巷是广东仅有的宋代古巷古道,有“广东第一巷”之称,是中华民族拓展南疆的中转地。从珠玑巷迁播出去的姓氏至今已达180多个,其后裔繁衍达7000多万人,遍布海内外。珠玑巷被称为广府人的祖居之地,是中国三大寻根地之一,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被誉为“中华文化驿站,天下广府根源”。 珠玑巷人南迁后裔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清远、三水、佛冈、新兴、高要、高明、佛山、南海、番禺、顺德、广州、花都、从化、中山、珠海、新会、江门、台山、开平、鹤山、恩平、东莞、增城、龙门、宝安、深圳、博罗、惠阳等28个市、县,668个乡(镇)、村。 在粤北汇合多元文化中,南雄客家文化中的珠玑文化也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珠玑巷的鼎盛期是唐、宋时期。古巷南起驷马桥,北至凤凰桥,全长1500多米,巷道宽4米多,用鹅卵石铺砌而成。巷内有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古建筑遗址、湖水、池塘、小河等文物古迹。珠玑古巷是国家AAAA级景区,1982年,珠玑巷被列为南雄市文物保护单位。珠玑巷对于了解、学习我国民族迁徙、客家文化、宗祠文化及寻根文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